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源 > >正文

送岗实训“扶上马” 招贤引才“留下来”

来源:长春发布    时间:2023-07-01 08:01:50

要问一个星期之前跟现在参加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实训以后,有啥不一样?来自河北邯郸、在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读研二的张行会说:“以前我们在学校实验室里,对自己掌握的技术究竟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产品没有清晰的概念。经过在吉林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工程师岗位参加实训,产品看得见、摸得着,使我更坚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留长工作的意向。”


【资料图】

6月19日至今,通过对接我市首批认定的20家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,来自吉林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长春工业大学、长春大学、吉林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首批354名实训生,被人社部门直接“送”上岗,收获满满。

整合优势资源

筑牢“政产学研用”合作平台

“我们这次提供了涵盖信息管理、计算机技术、英语、日语等11个专业的20个实训岗位。从目前来看,学生们都能较好地适应企业需求。”据吉林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曲晗霆介绍,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训期内,企业将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,带领年轻人提升专业技能,再通过系统化考核留下优秀人才。“实训既能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,也能提升大学生留长就业成功率。”曲晗霆的话,说到了求贤若渴的企业经营者心坎上。

吉林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刚为学生设计好实训岗位,吉林外国语大学就业处处长左玉玲就迅速推荐了该校英语、日语专业的多名优秀学生入企。在她看来,入企实训是解决社科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,对于提高学生留长就业意愿,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大有裨益。

市委组织部、市人社局、市人才服务局联合开展“首批大学生暑期赴企业实训”活动,目的恰恰在于此——通过充分发挥长春科研院所、高校集中,重点产业底蕴丰厚的资源优势,扎实推进“长春市百万大学生留长计划”,满足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用人需求。首批认定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吉林亚泰医药产业园等20家实训基地,此番共计提供优质岗位812个,通过多方共筑“政产学研用”合作平台,为大学生在长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。

抓住实训机遇

为企业添加“引才砝码”

“我的职业方向是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产品经理,长春科技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成熟,希望通过实训能学习到更成熟的产品思维,提升工作技能。”吉林大学实训生王雪婷对未来职业的清晰规划,让企业感受到了人才奔涌而来的喜悦。

长春精心打造实训基地,不仅为城市营造出鼓励创新、尊重个性、宽容失败、开放包容、竞争合作、注重长远的创业就业氛围,为志存高远的大学生搭梯子、拓空间,更为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载体。对此,吉林亚泰医药产业园负责人认为,实训基地的认定产生了多方共赢的实效,是企业集聚、用好人才的突破口。“长春人社部门在这方面‘试’出了门道,走在了前列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在多家实训基地了解到,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环境,让年轻人获得充分实训、锻炼的机会,更为企业获得了人才培养、技术研发、市场探索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新机遇……当前,20家实训基地已成为长春下好高校毕业生留长“先手棋”,为企业添加“引才砝码”的重要举措。

发挥政策效能

助力企业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

如何以产业集聚人才、以实训培养人才、以待遇留住人才、以诚意用好人才?

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——充分发挥政策效能,更好释放政策红利。

市人才服务局针对我市大学生人才政策进行深度解读,并针对最新出台的实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进行全新解读——对位于中心城区、开发区的实训基地,每家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启动资金,并按照每生每月1000元、月度总额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;对位于县域的实训基地,每家给予8万元的一次性建设启动资金,并按照每生每月1500元、月度总额不超过7.5万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。

有了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资金补贴、大学生实训补贴政策的加持,不仅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,更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。截至目前,市人才服务局已为20家实训基地发放112万元实训基地启动资金补贴,助力企业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。

下一步,我市人社部门将继续扩大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覆盖面,规范对实训基地的认定、考核及管理,积极推进第二批实训基地认定工作,为助力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来源:长春市人才服务局、长春日报

编辑:刘碧滢

责编:陈思秀

校对:张   吉

监制:谢晓晖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办公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