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感谢党和政府,为我们修建了蚕房,提供养蚕技术培训。现在我家2个劳动力每次可以养3板蚕,每年可以养7批,年收入差不多5万元,还可以在家照顾到老人小孩。”近日,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民莫爱球笑着说。
牵头帮扶凌云县和定点帮扶浩坤村、彩架村、上蒙村、平林村、羊囊村、平怀村以来,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(以下简称“工作组”)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,切实履行职责,持续助推凌云县乡村振兴,助力群众脱贫致富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下甲镇彩架村因村施策,因户施策,立足于发展产业强村富民,想方设法做大做强桑蚕产业。“驻村工作后,我积极动员群众扩大生产规模,全村桑园种植面积由2021年的3800亩扩大到2023年的5000亩。”彩架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中清说,通过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,成功争取到410万元的资金项目,建成30间村集体蚕房,1座小蚕共育室,1座蚕砂池,硬化产业路1.5公里,开通产业路2.2公里,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9875元提高到2022年的13542元,村集体经济也由2021年的10.61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21.48万元,实现新的突破。
【资料图】
“过去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,大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。如今村里建成开业13家农家客栈,我们的日子有奔头了。”伶站瑶族乡浩坤村首批返乡创业的民宿经营者之一、“80后”致富带头人韦立新讲述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。在工作组的倾情帮扶下,浩坤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,走上旅游发展道路,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,先后荣获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”“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”“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”称号,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。
泗城镇上蒙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理念,大力发展油茶林、有机蔬菜种植、林下鸡、土猪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,成功打造“一林一蔬一禽一畜”的“四个一”产业发展新模式。2022年,工作组积极为上蒙村争取衔接资金近300万元,建成12个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栏舍,带动全村383户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“产业饭”,村民人均收入达2.6万元。“我们主动成立林下产业党支部,发挥其融合组织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信息等优势,集中解决林下养殖产业产销不畅、经营分散等难题,推动林下经济由‘单打独斗’向规模化发展,带领党员群众走好产业致富路。”上蒙村党支部书记陆绍杰说。
抓住广西农村公路路面提升项目的深入实施契机,朝里瑶族乡羊囊村成功争取到自治区交通厅专项资金,历时5个月完成了全村农村道路的全面修整,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出行安全问题,助推村里产业发展。“我们村进村路,由于年久失修,导致很多地方路基损毁,路面塌陷,给群众出行、生产、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。我们联系自治区交通厅,争取到专项资金,维护道路,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,也进一步推动了全村的八角、油茶等产业发展和提升。”羊囊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韦懿介绍。
“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,住进了幸福窝,感谢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,让我们过上了向往的美好生活。”聊起近些年来的变化,平怀村致富带头人张桂林脸上笑开了花。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,平怀村坚持党建引领,锚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,以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为民办实事为抓手,助推乡村振兴实现“大步快走”。围绕“桑梓平怀民族和风”特色主题,延伸桑蚕产业链,大力发展果桑种植,新建年产桑果酒2000吨的百色红桑果大酒庄,开发桑蚕养殖体验、教学培训等项目,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。荣获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(桑蚕)、广西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基地、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荣誉称号。
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以来,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立足实际,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,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有理想、有情怀、有文化、有干劲的“四有”优势。新的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,泗城镇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鹏辉一到任,马上着手桑蚕产业发展,鼓励群众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,持续做大做强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,形成“党支部+农户”经营模式,有效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。“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,村里的基础设施、教育、医疗条件等都发生了巨变,村民的精神面貌、思想认知也都改变了。我会继续跟着上级乡村振兴的规划走,带领大家发家致富。”平林村养蚕户李国东如是说。
近年来,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率先垂范,以上率下,每年都通过现场调研、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工作进展、分析问题困难、督促落实整改、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。通过采取派强、训强、管好、用好“双强双好”措施,着力在选派培训、管理关怀、发挥作用上下功夫,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作用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作贡献、立新功。
“驻”进村民心中,“帮”出振兴成效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联系帮扶凌云县以来,多渠道筹集资金项目,完善各帮扶村产业设施,筹建油茶、茶叶、蚕业、林下养殖、科技帮扶示范点,探索农林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,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。2022年,联系帮扶的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,其中5个村超过20万元。
十余载倾情帮扶,换来可喜成效。如今的浩坤村、彩架村、上蒙村、平林村、羊囊村、平怀村水泥公路蜿蜒盘桓,漂亮的小楼房掩映在山林里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拉开。(韦轩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