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9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全球最长寿朱鹮“平平”迎来了37岁生日
相当于人类的100多岁
它超过了世界鹮类人工饲养
最长纪录保持者——36岁的日本朱鹮“金”
▲ 朱鹮“平平” 北京动物园 供图
37岁的高龄朱鹮,相当于一个百岁老人。一举摘得世界上最长寿朱鹮“桂冠”的“平平”,于1986年4月9日出生在汉中洋县。出生一段时间后,被送往北京动物园与同样来自洋县的青青成为了“夫妻”,过上了平静安稳的生活。这一对“恩爱夫妻”一共孕育了27只朱鹮,为我国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▲枝为媒,热恋中的朱鹮,时常依偎在一起 摄影 夏永光
芳菲四月,记者来到洋县纸坊街道办周家坎村,站在阡陌小路上,远远地看见三两只朱鹮展翅飞翔,近处水田中央几只朱鹮,时而嬉水打闹,时而寻找食物,近远景结合形成了一幅美好的春日田园图。
▲衔枝代花,追求爱情的朱鹮 摄影 夏永光
此情此景得益于4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与保护实践。我省创造了“以就地保护为主、易地保护为辅、野化放归扩群、科技攻关支撑、政府社会协同、人鹮和谐共生”的朱鹮保护模式。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,朱鹮栖息地面积由1981年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约1.6万平方公里,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,其中汉中就有5000余只。
▲妇唱夫随,他们如影随形,恩爱无比 摄影 任明珠
从洋州大地飞出秦巴汉水,飞向大千世界的朱鹮数量越来越多。一个个翱翔天际的翩翩倩影,为我们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。
新闻多一点
4月10日下午2点,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工繁育室里,一只朱鹮宝宝破壳而出。
▲ 洋县宣传部 供图
每年的3至6月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繁育季。今年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成功人工孵化出5只朱鹮。隔着玻璃记者看到,朱鹮宝宝们探着小脑袋坐在“婴儿床”上,样子十分可爱。
与自然繁育不同,朱鹮的人工繁育需要把朱鹮卵放在保温箱中孵化28天左右,小朱鹮破壳后,还需要保护工作者细心照顾饮食起居。一个月后,根据小朱鹮的身体状况,逐步走出育雏室,进入接近自然环境的网笼中,开始学着独立觅食,直到可以自由飞翔。
▲晨光鹮影 摄影 肖义梅
40多年来,随着就地保护、人工繁育、野化放归三个环节技术突破,朱鹮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大幅增长。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,今年仅在保护区洋县范围内,参与繁育的朱鹮已超过100巢,预计将有300多只左右的幼鸟破壳而出,其中在野外自然孵化的幼鸟出壳在250只左右,人工孵化50只左右。
更多汉中旅游资讯、油菜花节线路
活动信息可扫码进入“游汉中”
“油菜花节一图游”浏览查询!
☟☟☟
安全提示
1.游览观光或参与活动时,注意个人防护,规范佩戴口罩,安全文明出行,健康绿色旅游;
2.出游前,提前查询天气和了解道路交通状况,关注景区开闭园情况,合理规划出游行程;
3.参观游览时,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,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,不在野草较多、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、烧烤或者使用明火;
4.选择正规景区游览观光,看清警示标识,注意自身安全,不到未开发景区、景区未开放区域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游玩;
5.游览途中如遇到恶劣天气或突发险情,要保持冷静,服从当地政府、景区工作人员管理安排,并及时进行自救、互救,快速有序撤离危险区域。
编辑 | 校对:王秋月
责编:王丹宇
审核:金璐
技术支持:汉中网卓
投稿请点这里:叮咚~您有一份征稿启事,请查收→
平台投稿邮箱:1378230611@qq.com
小编微信号:huangfujiangnan
点赞点在看,小游都喜欢!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