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1、提到端午节时,人们会想到吃粽子和划龙舟。但是,同学们,你们知道“端午节”是什么意思,端午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?
2、“端午节”。“段”的意思是“开始”、“开始”,所以农历五月初五叫“端午节”。到了唐代,因为唐太宗宇轩的生日是八月五日,为了避免使用“五”字,就用“午”字代替了“五”字。从此,“端午”改名为“龙舟节”。为什么五月初五成为“端午节”?民间有很多种说法。最流行的说法之一是纪念屈原。
3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官。楚国没有采纳他的治国思想,反而把他罢官流放。在被流放期间,他看到了楚国的衰落,百姓受苦,他自己也无力拯救百姓。他心中悲愤交加,于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河自尽。楚国人知道了,就划船去救,但是已经晚了。人们担心河里的鱼和乌龟会咬屈原的尸体,所以他们用竹壳把大米包起来扔进河里喂鱼。
4、从那时起,划龙舟和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习俗。
5、我很喜欢端午节,每年都很期待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